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淋巴结转移与分期判断:
根据国际癌症分期标准,淋巴结是否受累以及受累的数量是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7个淋巴结检测中2个癌变提示局部淋巴结阳性,可能属于TNM分期中的N1阶段。这一阶段的胰腺癌属于局部进展性,但尚未广泛远处扩散。
2.手术切除:
如果患者的肿瘤仍然可被完全切除,如无重要血管侵袭或远处转移,建议进行根治性胰腺癌切除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会尽量切除周围软组织及更多可能受累的淋巴结,以减少残余病灶风险。
3.辅助化疗:
手术后通常需要辅助化疗以清除可能残存的微小癌细胞并降低复发率。常用药物包括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研究显示,辅助化疗可以显著延长中位生存期,使部分患者获益。
4.放疗:
对于某些高危患者,例如手术边缘存在癌细胞或淋巴结广泛转移者,局部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方式之一,以减缓局部复发风险。
5.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若患者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BRCA突变,有可能尝试靶向药物如PARP抑制剂。对于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也可考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这类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特定条件的晚期病例。
6.定期随访:
治疗完成后需每3~6个月进行一次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及肿瘤标志物(如CA19-9)的动态监测,以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
选择具体治疗策略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以及个人治疗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