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的血液可能出现问题吗

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可能出现多种问题,这些变化可以用来监测病情进展和指导治疗。

1.电解质失衡:心力衰竭常伴有电解质异常,如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使用利尿剂以及肾功能受损所致。约有20-30%的心衰患者会出现低钠血症,这与预后不良相关。

2.肾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可导致肾灌注不足,进而影响肾功能,表现为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超过50%的心衰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3.贫血:贫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较为常见,患病率约为30-50%。贫血会加重心脏负担,恶化心衰症状。其原因可能包括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

4.凝血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潜在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活动增加的标志,提示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增加。

5.炎症标记物增高:如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这些标记物可能反映心脏组织受损和全身炎症反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

心力衰竭患者需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异常,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