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营养需求的减少:在肠梗阻的情况下,食物无法正常通过消化道,这会导致身体暂时性地降低对食物的需求。由于肠道内存在积聚,体内可能已经有足够的能量储备,暂时缓解了饥饿感。
2.代谢变化:肠梗阻期间,身体可能开始消耗储存的脂肪和肌肉以获取能量。这个过程会产生酮体,抑制饥饿信号的传递,使患者不感到饥饿。
3.激素变化:肠梗阻能够引起胃肠道激素水平的改变,如胃泌素、胰岛素、胆囊收缩素等,这些激素变化会影响食欲,削弱饥饿感。
4.心理因素:因病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患者的注意力可能集中在疼痛和不适上,而忽略或感受不到饥饿。
5.医疗干预:在医院中,肠梗阻患者通常接受禁食处理,并通过静脉输液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水分,以减轻胃肠负担。这种方式也可能降低饥饿感。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肠梗阻患者几天未进食但不知饥饿。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营养支持与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