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时抠肚脐眼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2025-07-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紧张时抠肚脐眼可能是由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习惯性动作,比如抠肚脐眼,通常是个体在面对压力或焦虑时无意识地进行的一种自我安抚行为。这种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

1.心理因素:人在面对压力时,会寻求一些简单而重复的动作以帮助减轻焦虑。抠肚脐眼就是一种常见的习惯性动作,类似于咬指甲或转笔。这些动作通过给予个体一定的触觉刺激,有助于暂时缓解心理压力。

2.生理机制:肚脐区域含有较多的神经末梢,能够产生一定的舒适感受。当手指轻轻接触或按压这一部位时,可以激活皮肤上的触觉感受器,释放某些令人体愉悦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从而产生放松效果。

3.行为模式:习惯性的抠肚脐眼动作可能与个体早期形成的行为模式有关。在童年时期,如果某个动作被反复使用并且对减轻不安有效,该动作就可能会固化为成人后的应对策略。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采用类似抠肚脐眼的自我安抚动作是正常现象。当这种行为影响到日常生活或造成皮肤损伤时,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或治疗,以更健康的方式管理压力和焦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