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病原体:痢疾杆菌主要包括四个血清群:A群(志贺氏痢疾)、B群(福氏痢疾)、C群(鲍氏痢疾)和D群(宋内氏痢疾)。这些菌株中,A群常引起较为严重的流行性痢疾。
2.传播途径:该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因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卫生条件不佳和人群密集的环境容易增加传播风险。
3.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急性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发热和脱水。在某些病例中,尤其是幼儿和老年人,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
4.流行病学:痢疾杆菌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特别是在缺乏清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数百万例痢疾杆菌感染病例。
5.预防措施:改善公共卫生条件,包括提供安全饮用水和适当的卫生设施,是预防此类感染的关键。同时,个人应注意食品卫生,勤洗手,以减少感染风险。
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通过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社区公卫设施改进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