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切割手术的医学原理是什么

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肿瘤切割手术的医学原理是通过外科手段直接去除病变组织,从而减少或消除肿瘤对机体的威胁,达到治疗或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1.肿瘤的形成是因细胞异常增生所致,这些细胞可能在局部产生压迫、侵蚀周围组织,或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至其他器官。手术的目的是将这些异常增生的组织精准切除,以防止其扩散或影响正常功能。

2.手术通常遵循“整块切除”的原则,即在切除肿瘤时连同一定范围内的正常组织一起去除。这种方式可以降低肿瘤残留的风险。例如,对于某些恶性肿瘤,医生会确保切缘与肿瘤边界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称为“安全切缘”。

3.在针对恶性肿瘤的手术中,切除范围还可能包括区域性淋巴结。因为淋巴结是肿瘤转移的常见途径,通过清扫相关淋巴结,可以更准确地评估疾病分期,并减少复发风险。

4.对于部分良性肿瘤,例如纤维瘤或脂肪瘤,手术的主要目标是解除症状或美学需求,而不一定需要大范围切除。

5.肿瘤手术还需考虑个体化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类型、是否侵犯重要解剖结构,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术前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和多学科讨论通常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环节。

6.辅助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手术的效果。例如,在某些复杂区域(如脑部或脊柱),可能使用显微手术技术;而对于一些腹腔或胸腔肿瘤,微创技术如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手术作为肿瘤治疗的一部分,通常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但也存在手术创伤、感染、复发等潜在风险,应结合具体情况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