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这些感染可以导致肠道粘膜损伤,引起腹泻和便血。
2.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两种疾病均可引起肠道溃疡,导致腹泻和便血。统计数据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每年10-20例/10万人口,而克罗恩病则为5-10例/10万人口。
3.血管性疾病:如缺血性结肠炎,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此类疾病会因肠道供血不足导致组织坏死,从而引发便血。
4.息肉或痔疮:直肠和结肠息肉或者内外痔的病变也是常见的便血原因。数据显示,约有5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痔疮问题。
5.使用特定药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这也可能表现为便血。
虽然癌症如结直肠癌确实是便血的潜在原因之一,但其发病率相对较低。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年发病率约为30/10万人口,大部分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
无论如何,一旦出现便血,无论是否伴随腹泻,都应该尽快就医,以便医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早期发现和治疗任何潜在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