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痔疮是导致便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是由于直肠或肛门部位的静脉扩张所引起的,通常血液呈鲜红色,且可能附着在粪便表面或用纸巾擦拭时发现。痔疮可能伴随疼痛和肿胀。
2.肛裂:肛裂是肛管内壁的小裂口,常因排便困难或便秘引起。肛裂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出血,通常为鲜红色。
3.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会引起肠道的慢性炎症,从而导致腹泻、腹痛和血便。血液颜色可能较暗并与粪便混合。
4.肠道息肉或癌症:息肉是肠道内壁的异常生长,部分息肉可能发展为癌症。血便可能是其早期表现之一,尤其是在息肉或肿瘤位置靠近直肠时,血液通常呈鲜红色。
5.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例如志贺氏菌或大肠杆菌感染,可能会导致血便,并伴有发烧和腹泻。
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态和饮食习惯,及时就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医学评估可以确定血便的确切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锻炼,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