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尿酸浓度的变化:夜间人体代谢活动减弱,肾脏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酸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可能升高,这会促进尿酸结晶在关节处沉积,引发炎症和疼痛。
2.温度因素:夜间体温通常较低,较低的温度使尿酸更容易形成结晶,这种结晶常常刺激关节内膜,造成剧烈疼痛。
3.激素水平的日间变化:皮质醇等抗炎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相对较高,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而晚上分泌减少,使得炎症反应更为明显,疼痛加剧。
4.关节活动影响:晚上睡眠期间关节活动减少,静止状态下关节区域的循环流动不如活跃时好,增加了尿酸沉积的可能性。而早晨活动起来后,关节活动的增加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逐步缓解疼痛。
了解以上因素可以帮助理解痛风发作的规律,并为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保持良好的水合作用、适当的饮食控制以及必要的药物干预对管理痛风症状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