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流行病学:蛛网膜囊肿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2%。它们通常在年轻人中被发现,多数病例是在20岁以下诊断出来。
2.症状:大多数蛛网膜囊肿无症状,并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当囊肿增大或位置特殊时,可以引起头痛、癫痫发作或神经功能障碍(如视力模糊或听力下降)。
3.病理生理:这种囊肿由蛛网膜组织形成,内部充满与脑脊液相似的液体。它们可以位于颅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位置是颞叶区域。
4.诊断:通常通过MRI或CT扫描来诊断蛛网膜囊肿,影像上显示为界限清晰的低密度区,与正常的脑脊液相当。
5.治疗:如果蛛网膜囊肿没有引起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仅需定期监测。对于有症状的囊肿,可能需要外科干预,例如囊肿开窗术或分流术以减轻压力。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常见且通常无害的颅内病变,它们大多无需治疗。但在少部分情况下,若出现症状,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