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肿瘤细胞释放促凝物质:许多肿瘤细胞会分泌或表达某些促凝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激活凝血系统。例如,癌细胞可释放组织因子来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进而增加血液的凝聚性。
2.炎症反应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慢性炎症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释放促凝物质。同时,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IL-6)促进了凝血因子的产生和活化。
3.纤溶系统受抑制: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纤溶系统的抑制,即分解血栓的能力下降。肿瘤相关的分泌物或细胞因子会干扰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减少血栓的溶解。
4.血流动力学变化:部分肿瘤会压迫周围血管导致血流减慢,这种情况容易引起局部血液浓度增大,从而诱发高凝状态。
5.化疗药物的影响:一些治疗肿瘤的药物可能具有影响凝血机制的副作用,使得血液更容易处于高凝状态。
肿瘤患者需密切监测血液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