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诊断和评估: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以确认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2.治疗适应症:介入治疗适用于有症状或较大且可能引发并发症的脾血管瘤患者。这些症状可能包括腹痛、不适或由于压迫临近器官而导致的功能障碍。
3.介入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是动脉栓塞术,这涉及将栓塞物质通过导管注入供养血管瘤的血管中,从而减少血流量,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4.风险和预后:介入治疗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或邻近器官损伤。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以监测瘤体变化及复发情况。
在进行脾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前,应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具体病情需求。与主治医生讨论具体治疗方案和潜在风险非常重要,以确保选择最佳的治疗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