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癌切除后的靶向治疗

2025-07-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肾癌切除后的靶向治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使用特定药物针对癌细胞的分子特征进行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和转移可能性。

1.靶向治疗专注于干扰癌细胞生长及扩散所需的特定分子。与传统化疗不同,靶向治疗较少影响正常细胞,从而副作用相对较小。

2.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mTOR抑制剂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来抑制其生长。例如,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就是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TOR抑制剂则通过干扰细胞增殖机制来控制癌细胞,如依维莫司。

3.临床研究显示,肾癌切除后的靶向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无病生存期。尽管如此,这种治疗的效果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肾癌切除后的靶向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也需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应对可能产生的耐药性或副作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