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异型增生的分级:
低级别异型增生:细胞结构轻度异常,分裂活跃但无明显浸润特征,短期内发展为癌症的可能性较低。
高级别异型增生:细胞结构显著异常,核异型性增加,部分情况下可能已接近“原位癌”,恶性转化风险显著增高。
2.癌变风险的研究数据:
根据临床研究,约10%-30%的高级别异型增生病例在两年内可能进展为侵袭性癌症,而低级别异型增生的年均癌变率低于5%。
如果异型增生合并慢性炎症例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则癌变风险可能更高。
3.检查与诊断:
异型增生通常通过内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确诊,并根据病理结果判断分级。
如果发现高级别异型增生,多数建议采取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干预以避免癌变。
4.治疗与随访:
针对低级别异型增生,可选择定期内镜随访,每6-12个月复查一次以监测病情变化。
若为高级别异型增生,推荐及时处理,包括局部切除或全段肠切除,以降低癌症发生几率。
需要关注异型增生的类型和分级,尤其高级别异型增生需高度警惕并采取积极措施,以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