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如何到达肛门的

2025-06-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通过一系列消化系统的运作,从食物被消化开始,最终到达肛门并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各种器官协调作用,主要职责是将营养吸收和废物排出。

1.口腔和胃:在进食后,食物首先在口腔中通过咀嚼和唾液的作用被初步分解,并形成食团。经过吞咽,食团进入胃部,在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分解,形成一种叫做食糜的半流质物质。

2.小肠:食糜从胃流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大部分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并吸收入血,供机体利用。未被消化的残渣则继续向下移动。

3.大肠:未被消化吸收的内容物进入大肠。大肠主要负责吸收剩余的水分和电解质,将内容物浓缩为粪便。同时,肠道微生物会分解一些难以消化的物质,并产生短链脂肪酸等副产物。

4.直肠储存:当粪便进一步浓缩后,逐渐被推送至直肠。直肠像一个贮存站,当积累足够的粪便时,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引发排便反射。

5.肛门排出:排便的最后一步是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肛门由内外括约肌组成,内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外括约肌则可以自我调节。当需要排便时,通过神经信号控制外括约肌放松,使粪便顺利排出。

整个过程依赖于消化系统的蠕动动作,即管壁肌肉的规律性收缩与舒张。这种协调的运动能够推动食物和废物沿着消化道前进。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