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确定贫血类型和原因:通过详细的血液检查,明确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缺铁性贫血通常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需要补充铁剂。
2.铁剂补充: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通常使用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每天补充100-200毫克元素铁。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铁输注。治疗效果一般在数周内体现,建议持续治疗3至6个月,以便恢复铁储备。
3.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包括红肉、禽肉、鱼类以及植物性铁来源如豆类、菠菜和全谷物。同时,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橙汁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是理想选择。
4.其他因素干预:如果贫血由其他因素导致,如慢性病、肾功能不全或骨髓疾病,需针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治疗。可考虑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或特殊的营养支持。
5.监测和随访:定期复查血液指标,确保治疗有效并调整方案。如果贫血未改善或加重,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重度贫血患者的健康状态,饮食与药物疗法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