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如何进行微创热消融治疗

2025-07-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结肠癌术后微创热消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它通过局部加热来杀死任何可能残留的癌细胞,从而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患者预后。

微创热消融治疗适用于结肠癌术后可能存在的小范围复发病灶。此技术在影像引导下进行,如超声或CT扫描,以确保精准定位肿瘤,并保护周围健康组织。通常适用于不适合再次手术或放疗的患者。

微创热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几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操作温度和消融机制,例如:

1.射频消融:使用电极产生高频交流电流,使组织温度升高至50-100摄氏度,从而导致细胞坏死。

2.微波消融:利用微波辐射加热肿瘤组织,温度可达到60-150摄氏度,适用较大肿瘤的消融。

3.高强度聚焦超声:通过聚焦超声波使局部组织受热,可精确控制消融范围,减少对周边组织的损伤。

微创热消融治疗通常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因其为微创介入式治疗,患者一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活动,并且与常规的外科手术相比,术后疼痛及感染风险显著降低。

选择微创热消融治疗应根据具体病例,由肿瘤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这种治疗方式在某些患者中效果显著,但并非普遍适用,应结合其他治疗如化疗或免疫疗法以获得最佳效果。治疗后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通过定期复查确保无病灶残留或新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