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感染了细菌、病毒或真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在全球,每年的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大约为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有1-8例。
2.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其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新生儿败血症通常由以下几种微生物引起: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病原体。
3.临床上,早期识别和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非常关键。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不规则心跳、体温异常等。但这些症状较为模糊,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这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4.治疗方面,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关键措施之一。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可能需要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除了抗生素,还需要支持疗法,如维持适当的体液平衡和监测生命体征。
5.预防新生儿败血症也十分重要,母亲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态可降低感染风险。新生儿出生后的护理和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同样不可忽视。
新生儿败血症虽然治疗难度较高,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多数病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