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活方式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会导致血压升高。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吸烟以及体重超重都会减弱降压药的效果,即使在服药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2.药物因素:不同类型的降压药适用于不同的病因。有时候,所选的药物类型可能并不是最适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药物剂量不足或未按医嘱规律服药也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3.耐药性: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降压药产生耐药性,使得该药物的降压效果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改变药物类型或增加药物种类。
4.其他健康问题: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肾病、内分泌紊乱(例如甲状腺问题或肾上腺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血压难以控制。这些疾病可能需要专门的诊治和管理,而不仅仅依赖于降压药。
5.白大衣高血压效应:部分患者在医疗环境中表现出较高的血压读数,而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血压较低。这种现象可能导致误判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和药物需求。
要有效管理血压,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并与医生密切合作,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