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约20%-30%的腺性肠癌患者具有家族史。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综合征会显著增加罹患腺性肠癌的风险。
2.饮食结构: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可能促进腺性肠癌的发生。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增加胆汁酸分泌,这些物质在肠道内代谢后可生成一些致癌物质。
3.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与腺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果炎症持续多年,肠黏膜细胞可能发生癌变。
4.肿瘤前病变: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腺性肠癌的重要前驱病变。据统计,未及时治疗的腺瘤性息肉中约5%-10%可能演变为恶性肿瘤。
5.环境与职业暴露: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多环芳烃或重金属,以及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增加腺性肠癌的风险。
6.年龄及其他危险因素:腺性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尤其是在50岁以上人群中。肥胖、缺乏运动以及糖尿病患者的风险相对较高。
腺性肠癌的发生机制与基因突变及信号通路异常密切相关,因此早期筛查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对预防该疾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