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调整:
逐步增加每日摄入的卡路里,但应在3-4周内完成,而不是突然增加。每周可增加约5-10%的热量摄入。
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鸡蛋、鱼类、坚果和全谷物。
限制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品,同时多吃水果和蔬菜。
2.运动计划:
继续保持规律的锻炼习惯,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或骑自行车。
加入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质量和提高基础代谢率,每周进行2-3次。
根据身体状况,适当加入柔韧性练习,如瑜伽或拉伸运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整体健康。
3.心理健康:
注意减肥后的心理变化,可能会出现因体重变化产生的焦虑或压力。
设定现实的目标和期望,理解体重波动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担忧。
若感到压力过大,可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帮助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时应注重循序渐进,避免急剧变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长期关注营养、运动和心理状态,才能有效地维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