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确保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室内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建议维持在20至24摄氏度之间。
2.合理补充水分:发热和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建议多喝温水或电解质饮品,以避免脱水。成人每天应摄入至少2至3升水。
3.药物控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同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症状并帮助降温,但需严格遵循用量说明。
4.正常作息与饮食:保证充分休息,尽量卧床,不要进行剧烈活动。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取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5.观察病情变化:密切关注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持续高烧超过三天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应及时就医。
即使发热时出汗,身体仍可能处于应激状态,适当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