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立即停止运动:避免继续进行任何活动,以免加重伤害。
2.应用冰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每隔2至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每次持续15至20分钟。冰敷能够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
3.压迫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以提供支撑和减少肿胀。要注意不要过度紧绷,防止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保持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5.适当休息:尽量减少运动,给受伤部位足够的时间恢复。
6.使用支具:根据情况可考虑使用护踝或其他支具,提供额外支持并预防进一步损伤。
7.药物治疗: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来缓解疼痛和肿胀,但需遵医嘱。
8.逐步恢复:待疼痛和肿胀明显减轻后,可逐步开始进行一些温和的活动和恢复训练,但需注意循序渐进。
若崴脚后出现无法承重、严重疼痛、明显变形或肿胀不消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骨折或严重韧带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