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神经性因素
头部特定穴位的疼痛可能与神经受压、神经炎症或神经敏感性增加有关。例如,枕大神经痛会导致后脑勺区域的刺痛或胀痛,而三叉神经痛则可能涉及面部及头部前侧的某些区域。神经病理性疼痛常伴随阵发性加重,可能有触碰诱发的特点。
2.血管性因素
假如疼痛具有搏动性,可能与血管相关问题有关,如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头皮下的血管扩张、痉挛或局部供血不足均可能引起疼痛,尤其是与压力、疲劳和情绪波动相关。
3.肌肉紧张与筋膜牵拉
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颈部肌肉过度使用或压力可导致头皮下的肌肉和筋膜紧张,从而引起头部穴位处的压迫性疼痛。这类疼痛通常较为持续,且与揉按肌肉可部分缓解的特点相符。
4.中医角度的气血不畅
中医认为,穴位对应身体经络系统,穴位处疼痛可能提示经络阻滞或气血运行异常。如“肝火上扰”或“瘀血阻滞”,可能表现为隐隐作痛或胀痛症状。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气血失调,加重症状。
5.其他潜在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头部穴位处的阴疼。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感觉到头部特定位置的压迫性疼痛;鼻窦炎可能导致额头或眼眶附近的压痛,而这些位置与穴位分布存在一定重叠。
头部穴位阴疼需注意观察发作频率、诱发因素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如恶心、视力模糊、四肢乏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医学评估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