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首先需要考虑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标准外科治疗是完全切除肿瘤及其所属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根治性结肠切除术)。此类操作不仅能够明确病理分期,还可将潜在的局部肿瘤扩散风险降到最低。
2.手术后需对肿瘤的病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以下因素:
肿瘤的分化程度,如是低分化或黏液腺癌可能提示更高的风险。
是否存在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等高危特征。
切缘是否有残留肿瘤,这关系到局部复发的风险。
3.如果上述病理检查显示存在高危因素,虽然无淋巴结转移,也建议考虑术后辅助化疗,以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常用化疗方案包括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药物,具体选择需结合患者年龄、全身状况以及合并疾病等因素。
4.术后还需定期随访和监测。基于指南建议:
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血液标志物检测,例如癌胚抗原水平。
每年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例如腹部CT扫描。
每隔1至3年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新发病灶。
该病情尚未出现区域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但仍需注意高危因素,并采取个体化管理策略以减少复发和转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