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引发粘膜损伤
在尿路感染中,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侵入并附着在泌尿道上皮细胞表面,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可能导致尿道或膀胱黏膜充血、损伤甚至溃疡,从而在排尿时混杂鲜血。
2.严重的膀胱炎
普通的膀胱炎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和排尿烧灼感,但当炎症较重时,可造成膀胱黏膜明显受损,可能会发展为血尿,即尿液中带有红细胞,肉眼可见呈粉红色或鲜红色。
3.结石合并感染
尿路感染如果合并尿路结石,结石可能对膀胱壁或尿道产生机械性刺激,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引发出血。这种情况在活动后可能更加显著。
4.其他并发症
如果感染没有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扩散至肾脏,诱发肾盂肾炎,甚至引起肾小球损伤,这也可能导致血尿。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基础血管脆弱等问题,在炎症作用下更易出血。
5.药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某些情况下,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加重感染相关的出血倾向。
持续出现血尿伴尿路感染症状需尽快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习惯调整,包括增加饮水量以促进尿液排泄,避免久坐及憋尿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