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心慌时,首先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果有异常,需立即联系医疗专业人员。
2.评估电解质平衡:手术及术后恢复期间,电解质失衡是常见现象,尤其是钾、钠、钙等离子的水平波动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建议通过血液检查评估电解质水平,并根据结果进行补充。
3.检查营养摄入:术后恢复期内,可能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的问题,例如缺乏维生素B1、B12、镁等,这些营养素的缺乏也可导致心慌。确保膳食中含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并在必要时使用补剂。
4.药物因素:某些术后药物可能对心脏产生影响,如麻醉剂的残留效应或止痛药的副作用。应确认患者使用的所有药物,并在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5.心理状态: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压力也可能引发心慌。在排除生理因素后,可考虑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辅导或支持,帮助其缓解精神压力。
出现心慌症状需仔细观察和处理,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以确保术后康复过程的安全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