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生理节律: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也称为昼夜节律,会影响人的代谢和食欲。通常情况下,身体在晚间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这可能使人在晚上更加感到饥饿。而早晨时,许多人因血糖水平较低或体内荷尔蒙变化(如较高的皮质醇水平)导致食欲下降。
2.晚餐及夜宵习惯:如果夜间摄入了大量食物或高热量食物,尤其是在睡前进食,这会导致消化系统在夜间持续工作,使得次日早晨食欲减退。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会增加夜间胰岛素分泌,进而影响早晨血糖水平。
3.压力和睡眠质量:长期压力和睡眠不足会干扰荷尔蒙的正常分泌,包括瘦素和胃饥饿素。这些荷尔蒙负责调节饥饿感,可能导致晚上更容易感到饥饿,而早晨却缺乏食欲。
4.运动规律:夜间活动量大或进行高强度锻炼的人群,能量消耗增加后,晚间可能更容易感到饥饿。但由于运动后身体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可能会影响早晨的食欲反应。
晚上感到饥饿而早晨不感到饥饿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由生理规律、饮食结构、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共同影响。调整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