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泡水后发生脱皮现象应如何处理

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小孩在泡水后发生脱皮现象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多因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角质层膨胀、软化,随后干燥收缩引起。如果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红肿、瘙痒或疼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1.原因分析:

皮肤表层的角质层主要由死细胞构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长时间接触水分会导致吸水膨胀,随后干燥时容易出现剥落。

如果泡水时间过长,尤其是在较热的水中,皮脂膜可能被部分破坏,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从而加重干燥和脱皮现象。

2.护理方法:

温水清洗:用温水轻轻冲洗皮肤,不要用力揉搓,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屏障。

保湿护理:使用适合儿童的无香精、无刺激性润肤霜涂抹全身,尤其是脱皮部位,有助于缓解干燥并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避免刺激:近期避免使用香皂或含有去脂成分的沐浴产品,同时避免继续长时间泡水或接触热水。

3.警惕异常情况:

如果脱皮伴随明显的红肿、瘙痒、破溃或疼痛,可能提示感染或过敏反应,应尽快就医检查。

经常性或大面积的脱皮,也可能与某些皮肤疾病(如湿疹、真菌感染等)相关,需要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泡水时间,保持水温适中,定期为孩子皮肤保湿,避免干燥环境对其皮肤的进一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