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肌肉疲劳:游泳涉及大量的肌肉活动,尤其在长时间游泳或训练强度较大时,肌肉容易出现疲劳,这可能引发抽筋。疲劳使得肌肉纤维收缩和放松的能力减弱,从而诱发不自主的痉挛。
2.失水:游泳时尽管身体浸泡在水中,但依然会通过皮肤蒸发和呼吸消耗体内水分。一旦水分不足,肌肉细胞的代谢活动受限,增加抽筋的风险。
3.电解质失衡:钾、钠、钙和镁等电解质在肌肉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当身体因大量出汗或其他原因导致这些电解质的平衡被打破时,会干扰肌肉正常的神经信号传递,容易导致抽筋。
4.寒冷刺激:在水温较低的环境中游泳,寒冷的刺激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进而引发肌肉抽筋。低温还可能抑制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有效控制。
游泳时出现抽筋,应尽快停止运动并尝试拉伸和放松相关肌群,以缓解症状。保持适当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合理的热身及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减少抽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