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胃脾间隙是胃与脾脏之间的解剖区域,该区域内结构较少,常见的病变主要包括肿瘤、囊肿和局部炎性病变。肿瘤既可以来源于胃,也可能来源于脾,还可能是其他组织如胰腺尾部或淋巴结的病变。
2.良性病变例如囊肿、脂肪瘤等在胃脾间隙较为常见。囊肿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内容均匀的液性暗区;脂肪瘤则影像上呈现出典型低密度脂肪信号。这些病变通常生长缓慢,对周围器官压迫较轻,恶变风险低。
3.恶性肿瘤则包括胃肠道间质瘤、脾脏的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癌等。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脾间隙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可表现为渐进性增大的软组织肿块,部分可引发胃出血症状。脾脏相关的肿瘤相对罕见,但若发现来源于脾的肿块,应警惕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4.病变的性质必须结合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判断,例如CT或MRI检查可以提供肿瘤大小、形态、边界清晰度以及是否存在周围浸润的线索。必要时可辅以超声内镜下穿刺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
5.若怀疑恶性病变,需进行全身评估,包括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99、CEA等,以及PET-CT可进一步明确病情范围。
胃脾间隙有肿瘤可能性,但并非所有肿块都为恶性。发现异常后应尽早就医,通过规范化检查明确性质并制定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