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病理机制:该病症主要由于母体内自然存在的IgG类抗体,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A、B抗原结合,导致红细胞破裂。这种溶血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从而引发黄疸。
2.发生率:在所有新生儿中,约有10%-15%可能出现母婴ABO血型不合,但并非所有此类情况都会发展成溶血性黄疸。实际临床显现的病例大约占新生儿黄疸的4%。
3.临床表现: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黄疸程度加深。除了皮肤和巩膜呈现黄色外,严重时可能伴随贫血。
4.诊断方法:通过新生儿的血型检测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可以确认黄疸的原因是否与ABO溶血有关。
5.治疗方案:轻度黄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仅需观察。如果黄疸水平过高,则可能需要光疗帮助降低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在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换血疗法以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注意ABO溶血性黄疸具有良好的预后,通过常规监测和适当处理,大多数患儿都能恢复正常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