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饥饿:新生儿和婴儿的胃容量有限,消化速度快,容易在半夜感到饥饿。婴幼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每2-3小时就需要喂奶一次,因此可能因饥饿而醒来并哭闹。
2.不适或疼痛:比如腹胀、打嗝、湿疹、尿布疹等,都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疾病如感冒、耳部感染或长牙也会导致宝宝半夜哭闹。
3.环境因素:噪音、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问题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小朋友的睡眠。如果房间太热或太冷,或者有突然的声音,都可能把孩子吵醒。
4.分离焦虑:6个月以上的宝宝有时会因为分离焦虑而夜间哭闹,因为他们开始意识到与母亲的分离。这种情况在8-12个月大的时候最为明显。
5.白天活动过度或不足:如果小朋友白天活动量过大,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他们可能会在晚上表现出烦躁和不安。同样,白天睡得太多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6.睡眠习惯问题:缺乏固定的作息时间或不良的睡眠习惯,比如总是在摇晃中入睡,没有学会自己安静入睡,会导致夜间频繁醒来。
帮助小朋友改善夜间哭闹的情况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如确保其在入睡前已经充分进食,排除身体不适,并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同时,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逐渐减少对夜间安抚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