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手术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确保循环稳定。这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低血容量或其他影响尿量的因素。
2.检查液体摄入与排出:核实术后的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以确认是否存在液体失衡或补液不足。必要时调整液体输入以维持适当的水合状态。
3.评估肾功能:进行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以及尿常规检查,以识别是否存在急性肾损伤或其他肾功能异常。
4.药物评估:考虑术后使用的药物对尿量的影响,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相关药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
5.监测电解质平衡:关注电解质水平,尤其是钠、钾等电解质,可以影响尿量产生。根据需要进行补充或纠正。
6.临床观察与持续监测:密切观察尿量变化,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并进行动态调整。
及时发现尿量减少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于维持术后患者的稳定至关重要。在手术恢复过程中,持续的监测和评估有助于早期干预,防止进一步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