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是儿童尿裤子的常见病因之一。这种疾病会导致孩子频繁排尿,有时伴随疼痛或者尿急,甚至可能出现尿失禁。家长需要留意宝宝是否有发烧、哭闹或拒绝小便等异常表现。
2.膀胱控制能力暂时性倒退
一些儿童在受到生活变化(如搬家、上幼儿园、新增家庭成员等)后,可能会出现膀胱控制能力的暂时退步。这类尿裤子行为通常与心理压力相关。
3.饮水量和饮食因素
如果宝宝近期饮用大量含糖饮料或者冬季摄入较多热性食品,可能会刺激膀胱,造成尿频而出现尿裤子的现象。
4.便秘导致膀胱受压
严重便秘可能会挤压膀胱,引发尿频、尿急等症状,从而导致尿裤子的问题。观察宝宝的排便状态可以帮助判断这一可能。
5.睡眠中无法感知尿意
如果尿裤子仅发生在夜间,很可能与宝宝的睡眠深浅有关。他们在深度睡眠时可能还无法及时感知尿意,因此未能及时醒来排尿。
6.内分泌紊乱或其他潜在疾病
少数情况下,尿裤子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如果宝宝同时伴有其他异常表现,例如极度口渴、体重下降、活动能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检查。
如果宝宝持续存在尿裤子现象,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同时要注意调整宝宝的日常作息,避免给其过大心理压力,不要责骂,以免加剧这一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