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大便出血可能的原因

2025-07-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成年人大便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包括痔疮、肛裂、消化道疾病等。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进行初步判断和及时就医。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大便出血原因之一,尤其是内痔。出血通常是无痛性,并且在排便时或之后滴落或粘附于大便表面。根据统计,大约5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遇到痔疮问题。

2.肛裂:肛裂导致的出血通常伴随疼痛,特别是在排便时。肛裂是由于肛管皮肤破裂而导致的,每年影响约12%人口。

3.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也可能导致大便出血,通常表现为黑色柏油样便。这种情况可能更严重,需要医疗干预。

4.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均可导致肠道发炎,从而引起腹泻和出血。全球范围内,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5.息肉或结直肠癌:这些是大便中带血的较严重原因,尤其如果血液呈暗红色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减轻或排便习惯改变,需警惕并进行筛查。结直肠癌是成人癌症中第三大常见类型。

6.肠道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后,也可能出现血便,同时可能伴随发热和腹痛。

尽早辨识大便出血的原因对健康管理至关重要。在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下,应密切观察出血的颜色、频率和相关症状。如果出血量较大或伴随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