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损害。研究表明,连续使用超过两周的非甾体抗炎药可增加急性肾损伤的风险。
2.抗生素: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具有肾毒性,特别是在剂量过高或使用时间过长时。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损害肾小管,进而导致肾功能不全。
3.质子泵抑制剂:用于胃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长期使用与慢性肾病风险增加有关。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者比非使用者肾功能下降的几率高出20%至50%。
4.利尿剂:如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水肿,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和脱水,从而对肾脏造成负担。
5.含铅中药材:某些中草药中含有重金属铅,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肾脏中毒并加速肾功能衰退。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建议定期监测肾功能,包括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调整用药方案。在选择药物或疗程时,应根据医生建议权衡利弊,避免不必要的肾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