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血糖水平下降:人体通过食物摄取碳水化合物来维持血糖水平,当不吃饭或长期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时,血糖水平可能会迅速下降。大脑依赖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一旦血糖过低,大脑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情绪波动,如易怒和暴躁。
2.营养素缺乏:食物提供了多种必需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至关重要。不吃饭或极限饮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镁、铁)不足,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3.饥饿激素的影响:饥饿感由胃产生的一种荷尔蒙——生长激素释放肽来调节。当空腹时,ghrelin水平升高,这不仅刺激食欲,还可能影响大脑区域中的情绪控制机制,使人更容易感到烦躁。
4.压力反应增加:不吃饭可能增加身体的压力负荷,导致身体释放更多的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皮质醇过多也与情绪不稳有关,使人在面对其他日常压力时容易表现出急躁或愤怒。
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和摄取均衡的营养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在减肥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适当的进餐频率,以支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