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时能否直接切除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肠镜检查过程中可以直接切除乙状结肠的腺瘤性息肉,这是常规的诊疗操作之一。大多数腺瘤性息肉具有癌变潜力,因此及时切除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1.腺瘤性息肉切除的适应症: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超过10毫米、有绒毛样组织学特征或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其恶变风险更高。一旦在肠镜检查中发现这些息肉,通常会建议实施息肉切除术以减少癌变风险。

2.手术方式和安全性:肠镜下的息肉切除术主要包括冷圈套切除、热圈套切除和粘膜切除等方法。这些技术经过广泛应用和验证,属于微创操作,安全性较高。对于小于20毫米的息肉,多数情况下可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几乎无需额外干预。

3.合并情况影响切除:如果息肉较大、位置复杂或与周围组织关系紧密,可能需要分次切除或者改用其他治疗方式。患者若合并严重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者肠道急性感染等,也需审慎评估是否适合即刻切除。

4.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包括术中或术后少量出血(发生率约为0.3%~6%)、穿孔(发生率极低,为0.03%左右)以及局部感染。经验丰富的胃肠科医生能够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肠镜下切除乙状结肠腺瘤性息肉不仅安全,还能显著降低癌变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以监测新的息肉形成及黏膜愈合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