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检查发现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否常见

2025-08-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相对常见的现象,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脑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风险增加。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0%至30%可能会在影像学检查中看到腔隙性脑梗塞。

2.高血压关联: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约50%以上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慢性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硬化和管腔变窄,从而引发微小的梗塞。

3.其他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也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密切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的概率。

4.症状表现:虽然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在影像上可见,但很多情况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这是因为这些梗塞通常影响的是供血较小区域的微血管。

核磁共振检查中发现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个体中,应重视定期监测和管理以降低进一步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