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息肉类型:息肉可以分为腺瘤性、增生性和锯齿状等多种类型。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更容易发展为癌症,因此需要更彻底的切除。
2.息肉大小:较大的息肉通常需要较深的切除,以确保完全清除病变组织。大于2厘米的息肉有更高的恶变风险,因此在切除时可能需要达到肌层以保障边缘干净。
3.病理评估:切除后的息肉会进行病理学检查,以判断其是否存在癌变。即使切除深度较深,也只有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才能确定其中是否含有癌细胞。
4.切缘情况:如果切除的息肉病理检查显示切缘干净,即无残留病变组织,则意味着完全切除;若切缘不干净,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或监测。
5.其他因素: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以及息肉的增长速度等也会影响息肉癌变的风险。
需要明确的是,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用于完整切除消化道病变,包括那些难以通过传统内镜技术完全切除的息肉。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不同,医生将根据切除后的病理结果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供进一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