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检查与病情评估
建议进行腹盆腔增强CT、全腹部核磁共振,必要时结合PET-CT,以评估肿瘤的局部扩散、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情况。同时,应行结肠镜检查,观察肿瘤局部侵犯范围以及有无肠腔狭窄或梗阻。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是必需的。若发现肝功能异常,还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肝转移。
3.评估并发症和全身状况
如果病程较长,需警惕因肿瘤侵袭或压迫引起的并发症,如肠梗阻、穿孔或消化道出血等。高龄或合并其他慢性病者须评估心肺功能、营养状况及手术耐受性。
4.多学科讨论制定治疗计划
(1)肿瘤仍局限于结肠且无远处转移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辅以化疗。三年未治疗的患者可能存在周围组织粘连或浸润,增加了手术难度。
(2)若出现广泛转移或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情况,可选择系统性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并根据症状缓解效果决定后续疗程。
(3)若伴随肠梗阻等急症,则需进行姑息性手术或支架置入以改善生活质量。
5.定期随访与心理支持
定期影像学复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是必要的,周期可为每3至6个月。同时,对长期未治疗的患者应重视其心理状态,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
经过全面评估后再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可能改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但处理过程复杂,需充分依赖专业团队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