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发病率:隐睾症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3%到5%,而早产男婴的发生率更高,可达30%。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大多数隐睾会自行下降。
2.原因:睾丸未能正常下降可能与遗传因素、母体激素水平或发育异常有关。在某些情况下,疝气、腹腔内压力等也可能影响睾丸的位置。
3.诊断: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诊断隐睾症,必要时可能进行超声波检查或MRI以确定睾丸的位置。
4.治疗方法:
观察:对于新生儿来说,有时医生会采取观望态度,因为有些睾丸可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然下降。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刺激睾丸下降。
手术:如果睾丸在6个月至1岁之间仍未下降,通常需要进行手术(睾丸固定术)将其移入阴囊。
5.潜在风险:未能及时治疗的隐睾症可能增加成年后不育、睾丸癌、疝气以及睾丸扭转的风险。
发现睾丸位于阴囊上方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