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时如何进行肠道导管支架植入

王晶敏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肠道导管支架植入是一种用于缓解肠梗阻的微创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恢复肠道通畅,减轻患者痛苦。此过程通常涉及内镜技术,通过插入支架来解除阻塞。

1.适应症:肠梗阻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肿瘤、粪便堵塞或炎症等。通常,支架植入适用于因肿瘤导致的恶性梗阻情况。在决定使用支架时,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2.准备工作:在进行肠道导管支架植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例如CT扫描或X光,以确定梗阻位置及其性质。这有助于制定准确的治疗计划。还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3.植入过程:

使用内镜或荧光镜观察到梗阻区域后,医生通过内镜将导线及导管穿过梗阻部位。

导线作为引导设备,帮助支架精确到达并扩展于梗阻区。

支架是网状结构,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在扩展后保持肠道开放状态,确保正常的食物和液体通过。

植入过程通常耗时20至60分钟,根据梗阻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

4.术后管理:支架植入后,需进行观察以确保支架功能正常并无移位或并发症出现。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如避免高纤维食物以减少刺激。定期随访也是确保疗效和及时处理潜在问题的重要环节。

肠道导管支架植入提供了一种有效缓解肠梗阻的途径,使许多患者能够避免更为复杂的外科手术。这一方法尤其对那些无法耐受大手术的病人提供了安全和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