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常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通常一次服用4毫克,每日3至4次。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因其镇静作用较小,也常被推荐使用,一次服用10毫克,每日一次。
2.外用类固醇药膏:轻度到中度的瘙痒可以使用低效类固醇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和瘙痒。每日涂抹2至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对于严重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更强效的类固醇药膏。
3.湿疹药物:如果是湿疹引起的瘙痒,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膏如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面部和阴部等敏感部位,建议每日涂抹两次,直至症状缓解。
4.抗真菌药物:若怀疑为真菌感染,如股癣、足癣等引起的瘙痒,可以使用含有奈替芬或特比萘芬的抗真菌药膏,通常每日涂抹1至2次,持续治疗2至4周以防复发。
5.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干燥季节。可以选用尿素霜、甘油等保湿剂,每天至少涂抹2次,避免皮肤过度干燥引发瘙痒加重。
注意避免抓挠患处,以免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饮食中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水果蔬菜,增强皮肤修复能力。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