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睡醒后排尿速度减慢

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睡醒后排尿速度减慢主要是由于几个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夜间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增加,使尿液浓缩,导致早晨膀胱内尿液相对较少,这可能影响排尿流速。夜间长时间卧床休息时,体内血液回流心脏效率提高,晨起后短时间内体位改变,可能导致一过性低血压,进而影响膀胱肌肉和尿道的协调功能。

1.抗利尿激素的影响:晚上睡觉期间,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肾脏减少尿液的生成。这种机制有助于在夜间减少排尿次数,但也使得晨起后的尿液更加浓缩。

2.体液再分布:睡眠过程中,尤其是平躺时,体内水分重新分布,有助于维持血容量和血压稳定。晨起后站立时,重力导致血液重新分布到下肢,可能引发轻微的低血压现象,从而暂时影响膀胱的排空能力。

3.膀胱肌肉及括约肌调节:长时间的休息状态下,膀胱平滑肌和尿道括约肌在晨起后需要时间来恢复正常的张力和活动度,这可能会导致排尿启动较慢或流速减缓。

以上机制共同作用,可能导致睡醒后排尿速度减慢。若出现持续性或伴随其他症状的排尿困难,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泌尿系统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