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和第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是肝经的重要穴位,常用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2.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约4横指的位置,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功效,有助于增强整体代谢功能。
3.肝俞穴:此穴位于背部,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穴直接作用于肝,常用于促进肝气的运行以及改善肝功能。
4.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距离肚脐上方约4寸。中脘穴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通过艾灸此穴可以帮助消化功能,从而间接减轻肝脏负担。
艾灸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肝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提示肝脏存在潜在问题,如感染、药物毒性或脂肪肝等,因此建议同时进行医学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及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