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洗皮肤: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受影响区域,以去除任何可能残留的金属微粒或过敏源。
2.保湿护理:清洗后,用不含香料和刺激物的润肤剂滋润皮肤,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减少刺激。
3.冷敷减轻症状:如果皮肤发红、发痒或有灼热感,可以用冷敷的方法来缓解不适。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
4.避免再次接触:识别并避开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金属,如镍、铬等。应选择无过敏风险的材料制品,比如塑料、皮革或织物。
5.药物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可考虑局部使用含有抗组胺药或类固醇的药膏,但需谨慎使用,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6.观察变化:注意观察皮肤反应的变化。如果症状在几天内没有改善,或者出现严重反应如水泡、溃烂,则需要尽快就医。
合理识别过敏原并采取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过敏风险。对于相关反应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