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造瘘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进行造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术后愈合需求:根治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切除部分结肠和直肠,从而影响肠道的自然排便功能。为了促进手术部位的愈合,减少局部感染风险,造瘘可以暂时改变粪便的排出路径,使被切除和缝合的肠道部分得到充分休息。

2.减少并发症风险:在术后恢复期间,造瘘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吻合口瘘指的是肠道缝合处出现漏裂,导致内容物渗入腹腔,引发严重感染或炎症。造瘘能有效地分流肠内容物,保护吻合口,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

3.肠道功能受限: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蠕动功能减弱,影响正常排便。造瘘能够帮助这些患者维持基本的排泄功能,同时为重新恢复肠道正常功能争取时间。

4.复发和转移防控: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术后可能担心癌症复发或转移,因此通过造瘘监测肠道内外环境变化,以便及时进行治疗调整。

术后造瘘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措施,通过保护吻合口、减少感染风险以及帮助恢复肠道功能,为术后康复提供支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