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肺腺癌的诊断:肺腺癌的确诊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和分子病理分析。影像学检查如CT和PET-CT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组织活检是确认肿瘤性质的金标准,而分子病理分析则用于检测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
2.治疗策略:根据肺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手术适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对于具有特定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靶向治疗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免疫治疗近年来也成为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肺腺癌的重要手段。
3.预后评估与随访:预后的好坏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生物标志物状态以及所接受的治疗类型。指南建议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并根据最新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肺腺癌的诊治依赖于多学科团队合作与个体化的策略制定。关注最新的科学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提升治疗效果。